空间科学研究院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威海)
 首页  研究院概况  科研团队  攀登团队  学科交叉  人才引育  规章制度  快速通道  English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 Content
 
空间科学研究院极区电离层-磁层耦合课题组召开2023年新学期工作研讨会
2023-02-16     (点击: )

2023年2月14日下午,空间科学研究院极区电离层-磁层耦合学科交叉课题组召开新学期工作研讨会。会议全面总结回顾了2022年课题组科研、项目及技术研发进展,安排部署了2023年的重点工作。会议由课题组组长(PI)张清和教授主持,课题组全体师生共同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张清和教授对课题组2022年度重要工作进展进行了总结。(1)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威海台文登站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善,电离层数字测高仪、流星雷达均已完成建设安装和调试工作。(2)在朗缪尔探针载荷研制方面取得新进展,已完成载荷正样的研制及测试实验,正装星待发;团队研制的“闻天之翼”多功能等离子体探测载荷原理样机在“首届国际空间科学与载荷大赛”中成功晋级决赛,正准备答辩。(3)加拿大高纬北极电离层观测基准站已初步完成基础建设。(4)在“马轭型”极光、太空台风、等离子体云块等研究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其中“马轭型极光”方面工作发表在Nature子刊《通讯•地球与环境》,进一步凝练并拓展出了特色研究方向。

会议还就2023年重点科研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在极区电离层-磁层耦合及其空间天气学效应方向持续发力,力争取得更多原创性科研成果;继续做好子午工程二期文登站空间环境综合监测站的设备验收及联调联试工作,保障圆满完成国家验收;团队研制的朗缪尔探针预计2023年上半年搭载维纳星空的微小卫星发射上天,团队需做好接受空间考验、数据处理和技术更新迭代的准备;计划组织开展箭载朗缪尔探针载荷的研制,打破技术壁垒;充分利用多系统探测数据开展磁层电离层耦合、天地协同观测、极区电离层建模等。二是深化交流合作赋能科研成果转化,计划今夏组织科研人员赴加拿大北极地区对海外建站情况开展现场验收工作;持续开展联合承研的173重点项目课题攻关、国际空间天气子午圈计划项目课题研究等相关工作,进一步聚合研究优势,壮大团队研究力量,提升团队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影响力。三是树牢实验室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安全培训,计划实现设备运行维护监控、自动化数据编程整理平台的构建,不断提高实验室操作规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四是抓住极区电离层-磁层耦合方向继续深入研究,在科学数据处理应用和空间天气建模两方面持续推进,促进空间天气学科长远的发展。

空间科学研究院极区电离层-磁层耦合课题组是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张清和教授于2013年开始组建的。课题组始终围绕极区电离层-磁层耦合前沿基础研究、空间天气监测建模与预报以及电离层探测新技术及其应用三个凝练方向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探索。下阶段,课题组将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学校“双一流”建设,持续推进交叉学科建设、基础学科建设,始终坚持顶天立地做科研,服务社会促发展,积极助力教育、科研、人才培养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的发挥,不断塑造学科发展新动能和新优势。

图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