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下午,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科普工作团组召开了2023年工作扩大会议。会议由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耀教授主持,科普组组长曹晨、副组长任大勇及研究院部分教授、老师、研究生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参加了本次会议,同时本次会议还邀请了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钟泽博士、山东大学物理学院胡树军、宋洪晓老师线上参会。
会上,科普组组长曹晨代表科普组对2022年度工作进行了总结,研究院科普组与山东天文学会、学院、天文台、天文协会一道,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积极开展各类线下+线上天文与空间科学科普教育活动,努力提升科普创作与创新能力,积极进行国内外科普合作交流。成功承办第462期山东科学大讲堂并获评A类项目;主办全国科技周、科普日、航天日等系列活动,获评科普日省级优秀活动;开展各类线上科普活动(如观测与天象直播、云游参观、科普报告讲座等)、积极进行科普创作创新,在省科普创作大赛、大学生天文创新作品竞赛等比赛中获佳绩;推进大中小学天文科普教育,开设大学生天文通识课、中小学天文校本课,指导天文社团、参加竞赛,加入天文科学教育联盟工作组;指导组织山东大学(青岛、威海)天文协会工作,开展“一校三地”科普活动。同时,科普组成员还承担了山东天文学会秘书处和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各项管理工作,组织协调学会科普与宣传,深度参与申报并获评首批省科普专家工作室。
其后,曹晨对科普组2023年工作进行了规划展望,重点聚焦线下科普开放、山大天协与“一校三地”联动、协办中国与山东天文学会学术年会、加强科普创作创新与科技成果科普转化、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科普交流合作协同等方面;科普组副组长任大勇、研究院张清和教授、凌宗成教授、胡绍明教授、宋红强教授、郑瑞生教授、孔祥良副研究员、付晓辉副研究员、武昭老师、研究生代表尚自乾,及山东大学物理学院胡树军、宋洪晓老师与青岛前沿院钟泽博士等分别发言,讨论交流了对研究院科普工作的想法并给出意见建议。
陈耀对科普组在过去一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团组成员的付出与研究院各位老师对科普工作的支持和参与表示感谢,并表态积极支持科普组关于创立科普创作轮值主编制、招聘专职学会\科普组专职工作人员以及设立科普专家顾问、讲师团、志愿者等系列岗位的提议,要求科普组尽力调动研究院各课题组、老师及研究生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科普组的平台作用,做好并持续强化“有组织科普”。
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科普工作团组成立于2019年9月,旨在大力推进加强山东大学“一校三地”天文与空间科学科普工作,促进前沿科研成果的宣传与公众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与本学科点科研环境和创新能力,有效拓展本学科本科与研究生生源,建设发展山东天文学会。经三年多时间的工作与发展,科普组已初步完成并将继续深入推进其预定目标,在2023年将进一步提升科普创作与创新能力、科普平台组织能力,不断完善科学高效的组织和管理体制机制,服务于学校一体发展战略,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推动学科“提档升级”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曹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