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4日至20日,来自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所高校(研究所)的80余名师生,在黑龙江漠河空间环境野外观测站顺利开展联合教学实习活动。我校刘晶教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立波研究员、陈一定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童副教授、黄福庆副教授共同承担实习活动的授课与指导。
本次实习的核心宗旨在于引导学生建立实际观测与理论分析的联系,深化学生对空间物理学的认知。为实现此目标,刘晶教授、刘立波研究员、陈一定研究员、党童副教授及黄福庆副教授等分别针对不同空间环境观测设备,细致全面地讲解仪器探测的基本原理和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指导学生操作多种空间环境地基探测仪器,包括流星雷达、测高仪、磁力仪以及GNSS接收机等。同时,通过编程及软件应用,对采集到的多源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以巩固并拓展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室内外教学讲解
在实习课程安排上,参加教学实习的学生分成11个小组开展学习和实践。学生们共同学习、明确职责、协同合作、积极投入,对自主观测数据进行多角度、多手段解析,并进行详细的研究成果汇报。各组代表积极参与,讨论热烈,最终评选出5组优秀实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实习答辩及评优
实习期间,在“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党建品牌的引领下,三所参与实习的高校(研究所)党员师生与漠河市北极镇北极村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活动。全体党员师生共赴北极红色驿站,先后参观了“北极概况”、“北极之魂”等特色展示板块,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意义”,共同深入学习并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并浏览了“红色图书角”的丰富内容。最后,党员师生们纷纷在党员签到留言板上打卡签到,简述个人学习心得与感悟,大家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北极红色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刻铭记党的宗旨,进一步强化党性修养,切实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与学业任务,坚守教育初心,不负青春韶华。

联合党建活动
此次实习汇聚了空间物理领域的优势资源,有效加强了校际间的学科合作,显著促进了学生形成稳固的合作学习理念和习惯。通过此次实习,学生们深入了解了空间物理研究相关数据的获取途径、呈现形式以及实际应用方法,为其未来的科研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习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