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8日(日)上午10:00,第462期“山东科学大讲堂”首讲将在威海市科学技术馆举行。本次活动由山东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卫生健康委主办,山东天文学会、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承办,威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暨威海市天文台)、山东大学天文协会协办。
本讲堂主题为“火星探秘”,主要内容为围绕我国近年来在火星与空间探索领域的前沿重大科技成果及其对人类社会当前及未来发展的巨大影响,邀请国内及省内著名科学专家与科普大咖,开展系列高级科普报告。
系列首讲将邀请山东大学付晓辉副研究员作题为“从月球到火星:中国探索征途上的新发现”的主题科普报告,同时将在“山东天文学会”Bilibili视频号进行网络直播。


报告题目:从月球到火星:中国探索征途上的新发现。
报告人:付晓辉副研究员、博导(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主持人:曹晨 副教授(山东天文学会秘书长)。
报告时间:2022年9月18日(日)上午10:00。
报告地点:威海市科学技术馆科普报告厅(市文化艺术中心二层)。
参加方式:无需提前预约,可于报告日上午9:30后在报告厅门口签到进入,并按照威海市科技馆“戴口罩+查验场所码+测量体温”的参观制度要求执行。线下报告观众限50人,先到先得,人满请选择观看线上直播。如需参观科技馆请按其参观制度要求网上实名预约。
互动有奖:报告过程中及结束后,将有交流提问等互动环节,并有天文小礼品赠送。

讲授专家简介
付晓辉,男,副研究员,博导。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行星科学团队核心成员,入选山东大学(威海)第六批青年学者未来计划。主要从事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研究领域包括月球样品与区域地质、火星含水矿物、太空风化作用等。深度参与我国嫦娥工程、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等国家重大任务,参与我国后续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论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先导专项、民用航天预研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EPSL、JGR、Icarus等行星科学领域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6篇,发表会议摘要论文近50篇,多次担任国内外行星科学领域会议召集人并作邀请报告。多次组织和参与面向中小学生的科普活动,宣传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弘扬“探月精神”。与欧阳自远院士一同编写科普著作2部,在《天文爱好者》发表科普文章2篇。

报告内容简介
我国嫦娥任务“六战六捷”,书写人类探月新篇章;天问一号执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与此同时,中国的月球与行星科学家利用各类探测数据和返回的月球样品刷新了人类对月球和火星的认识。这些新成果改写了月球火山作用的历史,揭示了火星上的近期水活动……,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深空探测征途上的新发现。

山东天文学会
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
威海市科学技术馆
2022.9.15